《哈雷特·阿班“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逻辑、策略与意涵》“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策略

¥3.8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03

字      数: 909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策略

西方新闻话语研究者迪克曾经指出,新闻是通过观点、态度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来维持既有社会认知模式的一种公共话语形式。[1]因此,通过考察新闻文本的内在话语建构机制可以有效地洞悉新闻生产的深层社会内涵,也就是说,话语分析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沉淀在新闻中的社会权力关系和结构,而且还可以呈现出文本背后的政治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逻辑。正如西方话语研究的重要人物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所言:“在社会学意义上,话语是建构性的,建构社会主体,建构社会关系,建构知识和信仰体系。”[2]新闻话语分析可以达成从微观角度洞悉宏观社会机制的目标。

根据迪克的观点,虽然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的限制,但“潜藏的信念和态度”能够“以很多方式间接地在文章中显示出来”[3]。这些所谓的“间接的方式”即能够达成新闻记者内在价值体系的新闻话语策略,它们一般包括内容的选择、主题的控制、词语的选择、信源的调用等。[4]因此,本书试图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展现哈雷特·阿班如何通过报道文本塑造近代中国之形象。

一 报道内容的选择

第二章的“议题类别分析”部分已经说明,阿班以及《纽约时报》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中国报道时的主要关注点是内政和国际关系问题,报道总量为845篇,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8%。那么,这八百余篇报道在内容选择上的聚焦点又是什么?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从1927年到1940年,阿班在中国内政和国际关系议题上主要报道了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对峙和冲突,这样的“冲突报道”占据了大部分的版面,如表5—1所示:

表5—1 1927—1940年“冲突报道”数量及所占比率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莉.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