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

¥1.1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04-11

字      数: 956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

目标:了解家庭暴力与社会性别的关系,确立对待家庭暴力的立场和态度。

主题: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基于性别的暴力,是两性不平等权利关系的产物。

内容:家庭暴力成因研究;家庭暴力社会性别分析;对家庭暴力的立场和态度。

方法:通过讨论、阅读、案例讨论、站立场、讲解等小组活动完成各主题的内容。

(一)家庭暴力成因研究

目标:了解有关家庭暴力成因研究的不同理论。

内容:家庭暴力成因研究理论。

活动6:探讨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

【方式】讨论。

【步骤】

1.组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尽量达成共识;

2.大组分享;

3.组长归纳概括。

【讨论题】

1.你认为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多种原因,什么是最主要的原因?

2.小组的共识是什么?分歧是什么?

【提示】

1.本活动可与活动7结合进行,也可放在《家庭暴力社会性别分析》一节后进行;

2.探讨家庭暴力的根源,有助于清理自己的观念和思路,更好地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认识家庭暴力产生的深刻根源。

【时间】大约30分钟。

活动7:了解有关家庭暴力成因理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洪涛,齐小玉.受害妇女援助与辅导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