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的态度:亲近与崇尚》对自然界的亲近

¥0.4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07

字      数: 479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对自然界的亲近

新时期文学对“自然”的表现,第一种形式就是以自然界和自然之物为表现对象,其中蕴涵着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些作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们所理解的自然从“为我之物”转变为“自在之物”。第二类是自然之物成为作品角色或主人公,也就是说,它们被置于小说的中心而非边缘,直接参与情节、冲突的构成,而非单纯的烘托和渲染。[1]由于受道家哲学和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亲近态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一类作品以自然界或自然之物为表现对象,自然界不再仅仅作为人的生活环境或背景而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作为纯粹的自在之物,这时候出现人的活动反而是作为自然的衬托。如贾平凹的散文《白夜》、《对月》、《读山》、《风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干雨松》等就属于这类作品,在《白夜》中,当我感叹“这个山村要被大雪埋掉了!”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当地憨厚的山民却“那么平和,那么乐哉,那么一切无所谓”,此时的大自然是纯粹的自在之物,它不为人的目的而存在,但人可以与之和谐相处。有些作品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处于交融状态,自然界或自然之物仿佛获得了与人同等的生命气息,如果把这些自然描写删除,那么人物也就失去了精神特质。如张承志《黑骏马》中的草原与马,邓刚《迷人的海》中的海,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鬼沼,史铁生的“清平湾”,阿城的村野和原始森林,李杭育的“葛川江”等等,无一不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从作品中剔除,作品的精髓也就不存在了。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小平.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