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隐逸”的论述

¥0.2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07

字      数: 314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有关“隐逸”的论述

隐逸文化更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以前,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以及上古夏商周三代都把隐逸作为正面价值来认同,这点从道家、儒家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应该说,道家和儒家都接受了上古的这些思想资源,并与自己的文化理念结合和重铸。

道家和儒家对隐逸的表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儒家经典《易经》、《诗经》已将隐逸视为高尚行为,《论语》、《孟子》中记录了儒家不少有关隐逸的精彩言论。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儒家的所谓“隐”只是行义的一种方式,目标仍然是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他们所抱的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进取精神,意欲改造“无道”为“有道”。儒家的“隐”主要采取“为学”的方式,终究是为“仕”作准备的,故其“隐”只是面对“无道”之世而不得“仕”的一种被动选择。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小平.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