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世界的态度:隐逸或疏离》对隐逸人生的选择

¥0.3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07

字      数: 448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对隐逸人生的选择

中国文学中的隐逸话语绵延不绝,但五四之后渐成颓势,特别是在革命文学一统天下的时候,由于与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建设的明显抵牾,这种文学主题被迫中断。这是就文学艺术等出版物而言,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隐逸思想真的断流了吗?当然不会。在任何时代,既然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人们,也就会有“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洁身自好或顺任自然的人们。应该说,在革命话语及革命文学盛行的年代里,中国人的隐逸思想其实并没有彻底断根,当残酷或不如意的现实不能被个体接受时,一些人的心底自然祭起道家隐逸思想(有时也有儒家隐逸思想)的魂灵作为行世的“处方”。

隐逸思想在革命文学中并没有取得合法性或得到正面表现,但是到新时期一旦文学主题格局发生调整,隐逸主题和隐逸人物塑造就由寻根文学作家再次接续,其中汪曾祺的领头作用不可否认,他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一开始就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距离,而专注于表现民间生活和民俗民情。之后,阿城、贾平凹等人的作品里也表达了对道家隐逸思想的关注,直到90年代,在一些以官场为题材的小说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具有隐逸思想的人物活动其间。隐逸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中道家话语构成的一个重要层面,大致通过三种方式来表现:一是小说人物对待名利的态度,二是小说人物的命运书写,三是小说人物的性格塑造。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小平.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