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话语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0.5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07-07

字      数: 615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道家话语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在19世纪欧洲种族主义民族理论中,“national character”或“national characterristic”概念一度盛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将其译为“国民性”一词,后被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直接借用并引入中国,用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1]学术界一般认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在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中,“国民性”探讨实际关注的是以“儒”、“道”为主的传统文化给中国人在精神状态、心理特征和国民积习等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梁启超就明确地把中国的悲剧归结为国民性问题,批评国人缺乏民族主义、独立自由意志和公共精神,而这些缺点正是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一大障碍。这种探讨后来逐渐演变成声势浩大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20世纪中国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是启蒙话语的运作方式之一。它的目标在于:通过国民性改造以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从而使中华民族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并走向繁荣富强。国民性改造思潮伴随着整个20世纪的启蒙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五四时期和新时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话语与国民性改造思潮构成了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关系,启蒙主义及其文学在倡导国民性改造的同时,实际上就包含着对道家话语的批判和改造。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小平.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