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及其实现

¥0.3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踪迹与替补》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521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和谐社会及其实现

一 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理解

和谐的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关于“大同”社会的设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和谐思想。西方社会关于“乌托邦”与“太阳城”的构想,也蕴含了不少关于和谐的合理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谐社会的问题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资源,应对之进行深入研究,从中继承与借鉴合理方面,以充实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和谐社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历史观。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我们最终是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彼此和谐的社会;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建立有一个历史过程。由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矛盾方式不同,因而人们对它们之间和谐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我党之所以提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因为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只有着力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我国社会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看到我国当前的确存在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如若得不到解决也的确会影响我国社会快速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价值观与历史观相统一,在科学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矛盾。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生平.踪迹与替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