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与替补》后记

¥0.2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所属图书: 《踪迹与替补》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344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后记

记得在读大学时曾在校刊上发了一篇题为哲学性质的文章,虽然当时对哲学学科的理解是那么单纯与肤浅,但今天细想起来那篇文章还是得到了一些要领:哲学就是关于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包括对自然、社会,还包括对他人与自己观点的不断反思。哲学这种反思性质不完全是由世界的变化决定的,并不仅仅因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哲学也需要不断修正自己,还因为它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哲学把握世界往往需要通过若干中介,如果这些中介是透明的,那哲学最终把握到的可以说是世界自身;但如果这些中介不是透明的,那哲学把握到的世界也就可能不是世界本身。哲学史的发展与当代认识论的发展表明:哲学把握世界的中介恰恰是不透明的。这一结论给哲学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它要求研究者应更深入地研究与反思哲学的中介以及这些中介的关系。古代西方哲学本来是研究本体论的,这在希腊哲人看来很正常。因为,哲学就是把握世界的永恒本质,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可这一观点到了近代西方哲学中就有了变化。在近代西方哲人看来,哲学研究世界首先必须且最终也需通过认识;只有运用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到真正的世界,否则得出的只是世界的“错觉”。而正当人们陶醉于哲学认识论兴奋中时,现代西方哲学家又进一步提出:哲学认识工作的完成必须通过语言。现代西方哲学家这一观点是深刻的。因为没有语言这一载体,任何具体的认识工作是无法完成的。当人们将哲学研究从本体论引向认识论与语言学时无疑是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也标志着哲学研究不断朝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可这些问题的引入也将哲学研究投向了无底的深渊。因为,一旦研究认识论与语言学,人们又会发现无穷多的新问题。认识论总是要通过逻辑与范畴来实现,而什么样的逻辑与范畴才是正确的这又成了一个新的哲学问题。同样,当人们研究语言问题时,不仅发现不同语言体系的规则不同,而且还发现在语言体系中有语音语言与书写语言等之分。在此,海德格尔对隐喻语言的重视以及德里达对书写语言的强调都有着深刻的道理。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生平.踪迹与替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