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文献整理工作

¥0.0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孔子研究》

出版日期:1983-04

字      数: 1245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孔子的哲学思想里,对于世界的起源以及天道鬼神的问题是很少谈到的。孔子大半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的成就是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对于古典文献的整理做出了成绩。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得回顾一下孔子以前的学校教育。

(一)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教育

在西周奴隶社会里,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周代有小学和大学。《大盂鼎》说:“余佳(唯)即朕小学。”《师 》:“在昔先王小学,女敏可事。”这是讲的周朝的小学。关于周朝的大学,《麦尊》说:“才(在)璧(辟)雍。”辟雍即是大学。《礼记·王制》说:“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这同金文所说正相符合。周代的小学和大学都是奴隶主贵族的学校,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西周奴隶主贵族的小学所学的是书、数、礼、乐等。《礼记·内则》说:“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书、记”指六书(文字学)九数(数学),大体上和今天的语文、算术两种课程相当。“学乐、诵诗、舞勺”,大致就是音乐课、文学课。在小学里还要学一些礼仪、节文,这就叫“学小艺(指书、数)焉,履小节(礼、乐)焉”(《大戴礼·保傅》)。成童是十五岁,学习射、御,指射箭和驾车,就是军事训练。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这是成童以前学习的主要内容。十五岁算是由小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十五岁以上入大学,学习的主要课程是诗、书、礼、乐。春秋时赵衰称郤 “悦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可以为元帅。《礼记·王制》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1]楚国申叔时也说教之诗、礼、乐、书(指“故志“、“训典”),此外还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可见春秋以前有教养的氏族贵族都要学习诗、书、礼、乐、春秋这几门功课。由上所述,可见周代的学制分为两级,即小学和大学。学习的课程就是“六艺”。小学学习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这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大学学习的也是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主要是理论学习。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是由艺而达于道,由节文而至于成德,就是从掌握技术、仪节,进一步掌握它的理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成为德行道艺兼备的人材,这是西周贵族教育培养的目标。入学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这是《大戴礼·保傅》、《盐铁论·未通篇》、《白虎通义》、《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解诂》的说法。一是《尚书大传·周传》说:“十有三年始入小学,二十入大学。”两者不同。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大概是王太子及诸侯世子入学的年龄。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是公卿大夫元士之子入学的年龄[2]但不论王子、诸侯世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的子弟,都说明西周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贵族专有,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钟肇鹏.孔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