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公孙龙子》六篇的时代和作者考

¥3.7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沈有鼎集》

出版日期:2006-12

字      数: 1583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现行《公孙龙子》六篇的时代和作者考

《汉书艺文志》名家:《公孙龙子》十四篇。这是战国末期的公孙龙及其后学的著作。“名七家”中篇数最多的一家就是《公孙龙子》,看来是集诡辩学派之大成的一种丛书,可能也包括一些其他辩者如桓团等的著作在内,正如《庄子》五十二篇是道家的一种丛书,《管子》八十六篇是法家(包括一部分道家)的一种丛书一样。

《隋书经籍志》无《公孙龙子》书名,但载《守白论》一卷,列入道家。根据唐成玄英的《庄子疏》,《守白论》是公孙龙的著作。《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名家都载有《公孙龙子》三卷,这就是现行的《公孙龙子》六篇。后代的书目也有把三卷合并为一卷的。这是公孙龙的著作的著录概况。

这里面发生了许多问题,很不简单。本文就专来研究这些问题,并与以初步的解答。

扬雄《法言》说:

或问公孙龙诡辞数万,以为法,法与?曰:断木为棊,梡革为鞠,亦皆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吾子》)

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叙录》说:“扬子《法言》称龙‘诡辞数万’。似当时完本,为字甚富。”看来“诡辞数万”的话是真实的。

一般认为:现行六篇《公孙龙子》就是《汉志》十四篇《公孙龙子》的残存部分。这里面疑问很多。西晋时,鲁胜《墨辩注叙》说:

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五百余岁,遂亡绝。《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

这里“名家”二字不是名词,只是“成家”的意思,但所说仍是“以‘名家’之学成家的”。因此我们可以断言,鲁胜所说“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就是《汉志》所说的“名七家,三十六篇”,里面有:

《邓析》二篇,

《尹文子》一篇,

《惠子》一篇,

《公孙龙子》十四篇,

《毛公》(公孙龙同时人)九篇,

《成公生》(秦时人)五篇,

《黄公》(秦时人)六篇。

鲁胜告诉我们:这些名家篇籍到了晋代统统都已亡绝了。当时仅存的是《墨辩》四篇,是《墨子》(墨家丛书)的一部分。鲁胜把《墨辩》按其内容也看作是名家篇籍,因为《汉志》名家不著录此书只是因为此书不单行。正因为《墨辩》不单行,所以独独保存了下来。

可惜鲁胜的话有一点不很准确。他所说的“《墨辩》四篇”是不包括《大取》、《小取》的。这两篇在《墨子》书中是紧附在四篇之后的,因此一起保存下来的名家篇籍实际上是六篇,不止四篇。那么“四篇独存”这话是不够准确的了。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就怀疑鲁胜所说名家篇籍除《墨辩》(六篇)外到晋时都已亡绝的话。

奇怪的是到了东晋的时候,张湛的《列子注》突然提出公孙龙《白马论》现存之说。张湛在《列子·仲尼》篇“白马非马”句下这样注释:

此论现存,多有辩之者。辩之者皆不弘通,故阙而不论也。

这话显然和鲁胜的话矛盾。近人孙碌觉察到了这个矛盾,因此在说到“阮裕曾为谢安道白马论”时,补上“则江左之流传未绝”一句。(见《读王献唐〈公孙龙子悬解〉》)意思是公孙龙的著作在北方的流传虽已断绝,在江左的流传在晋初一直未绝。这个矛盾是不是可以这样轻易地解除,以致我们只好说鲁胜的学问不到家,我认为很值得研究。孙碌所根据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篇的一段话:

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是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沈有鼎.沈有鼎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