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内篇(原文及注释部分)》祛惑

¥0.3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1996-12

字      数: 1010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祛惑

抱朴子曰:“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1]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2]承师问道,不得其人,委去则迟迟冀于有获,守之则终已竟无所成,虚费事妨功,后虽痛悔,亦不及已。[3]世间浅近之事,犹不可坐知,况神仙之事乎?[4]虽圣虽明,莫由自晓,非可以历思得也,非可以触类求也。[5]诚须所师,必深必博,犹涉沧海而挹水,造长洲而伐木[6],独以力劣为患,岂以物少为忧哉?夫虎豹之所余,乃狸鼠之所争也;陶朱之所弃,乃原、颜之所无也。[7]所从学者,不得远识渊潭之门,而值孤陋寡闻之人,彼所知素狭,源短流促,倒装与人,则靳靳不舍[8]分损以授,则浅薄无奇能,其所宝宿已不精,若复料其粗者以教人,亦安能有所成乎?[9]譬如假谷于夷、齐之门,告寒于黔娄之家,所得者不过橡栗缊褐,必无太牢之膳、锦衣狐裘矣。[10]或有守事庸师,终不觉悟。或有幸值知者,不能勤求,此失之于不觉,不可追者也。知人之浅深,实复未易,古人之难,诚有以也。[11]白石似玉,奸佞似贤。贤者愈自隐蔽,有而如无;奸人愈自衒沽[12],虚而类实,非至明者,何以分之?彼之守求庸师而不去者,非知其无知而故不止也,诚以为足事故也;见达人而不能奉之者,非知其实深而不能请之也,诚以为无异也。夫能知要道者,无欲于物也,不徇世誉也,亦何肯自摽显于流俗哉?[13]而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说,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14]乃云:已登名山,见仙人。仓卒闻之,不能清澄检校之者[15],鲜觉其伪也。余昔数见杂散道士辈[16],走贵人之门,专令从者作为空名,云其已四五百岁矣。人适问之年纪,佯不闻也,含笑俯仰[17],云八九十。须臾自言:我曾在华阴山断谷五十年,复于嵩山少室四十年,复在泰山六十年,复与某人在箕山五十年,为同人遍说所历,正尔,欲令人计合之已数百岁人也。[18]于是彼好之家,莫不烟起雾合,辐辏其门矣。[19]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