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菩萨教化品第三

¥0.3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金刚经今译》

出版日期:1994-12

字      数: 718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菩萨教化品第三

波斯匿王对佛说道:世尊!修习十地行的菩萨,依何种行来修习?如何教化众生?凡可教化的众生应有何种相?

佛回答道:大王!菩萨应该修习“五忍”法。所谓五忍行位是:伏忍分为上中下,信忍分为上中下,顺忍分为上中下,无生忍分为上中下,寂灭忍分为上中下。伏忍是入菩萨道十地前的预备修习,信忍是见法性而得正信,为初、二、三地菩萨的功夫;顺忍为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为四、五、六三地菩萨的功夫;无生忍是见一切法不生不灭,为七、八、九三地菩萨的德行;至于寂灭忍,则已断尽诸惑,位于涅槃境,这是十地菩萨的果位。这就是菩萨应该修习的功课。

善男子!最初修行伏忍中的下品“习种性”时,依理起想,故称为“想信”。恒河沙数的众生修此伏忍,对于三宝净法,起熏习之心,渐熏智种,向往佛道的十种心,即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菩萨如果具此十心,则就有了多少教化众生的能力。他就已经超过了声闻和缘觉二乘的一切修行阶段。所以这十心是一切诸佛菩萨要不断涵养培植的圣胎。

然后是增进十行的阶段,这称作中品伏忍,此时因尚无“定水”,所以只的“干慧”。此前所修的“习种性”成为了修行此十行的前提。所谓十行,说是:四意止,也叫四种正念,即于身、受、心、法境地,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三种善根,即慈心无瞋善根,施心无贪善根,慧心无痴善根;三世忍,即过去的因忍,现在的因果忍,未来的果忍。菩萨若修特至此,便也能教化众生了,也能够知道自我和他人为妄见,知道众生的观念是为倒想,一切外道邪见已经不会使他迷惑了。

这之后则是修习上品伏忍的阶段。它以十种初地的平等道作为修行的前提,亦即所谓的:观色、受、想、行,得戒忍、知见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观三界因果空忍、无愿忍、无想忍。进而观照真谛与俗谛的虚实有无,了知一切法迁流无常,得无常忍;了知一切法缘生故空,得无生忍。这样的修行菩萨便有了十种坚固的信心,能够作为转轮王化度四天下,使一切众生生出善根来。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金刚经今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