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反映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0.1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1990-12

字      数: 1395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有关反映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关于实践

马克思以前的全部认识论所固有的根本缺陷在于不理解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客观联系。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就在于把实践的概念引入了认识论。

有些评论者认为,在列宁的反映论中和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实践问题所持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其具体表现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尽管也提到了实践的问题,但是仅仅是把实践理解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马克思则赋予实践更多的含义。客观的事实是否如此呢?试作些具体分析吧。

首先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问题的理解上列宁和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不存在任何重大原则性的差异。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当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并在整个反映论的理论系统中贯彻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这本哲学名著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列宁是认真地研究过马克思的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基本原理的。最显明的例证是,在《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一节中,他全文引用了这一《提纲》的第二条,并分析著作家维荣对整个《提纲》,特别是对其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哲学内容所作出的评价。[2]此外,列宁还对恩格斯关于实践的理论作了多方面的深刻的研究。在《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一节中分析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关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论断里所提出的关于实践的论点。[3]在《自由和必然性》一节中又分析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自由和必然性的论述里所提出的关于实践的论点。[4]在《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一节中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的基本原理。列宁在概括性地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实践的理论观点时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第二条里说:离开实践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乃是经院哲学。恩格斯重复说:对康德和休谟的不可知论以及其他哲学怪论(Schrullen)的最有力的驳斥就是实践。他反驳不可知论者说:‘我们行动的成功证明我们的知觉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对象〔客观〕本性是符合的(übereinstimmung)’”。[5]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说过,人类实践证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并把那些离开实践而想解决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尝试称为‘经院哲学’和‘哲学怪论’。”[6]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基本观点,作出了多方面的精辟分析和阐述,最主要的是:

1.在谈到反映论基本论点的产生和人类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时,列宁写道:“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7]在他看来,整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活动是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中关于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的感觉、意识(或人脑)中的反映这个结论是通过生动的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概括出来的。实践活动是理论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而理论认识则是实践活动的概括。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是辩证统一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赵璧如.有关反映论的几个理论问题[C]//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在理论战线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