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济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

¥6.6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刘国光集》

出版日期:2019-01

字      数: 2901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我的经济观[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工作上,主要体现在发展和改革、开放三个方面。经济发展问题,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和综合平衡理论开了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国家要发展,必须讲究战略。中国的传统发展战略偏重于追求和攀比增长速度,难免忽视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科技进步。应当适时转轨,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并以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为生产目的。需求膨胀和供给短缺,正是传统战略和传统体制的产物,只要实现双重转换,就有可能出现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有限买方市场,并为改革创造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也是体制模式(即类型)的转换,即从高度集中的、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模式转换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模式。这是市场取向,但不要迷信市场;正如坚持计划经济,也不要迷信计划。由于转换不能一步到位,不得不经过新旧体制并存的双轨制阶段;双轨制必然有摩擦,应当逐步并轨,过渡到新体制占主导位置。战略转换与体制转换相辅相成,也反映了发展与改革的相辅相成,将从不宽松的现实转向宽松的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开放也是一种改革。

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和海南等经济特区已先行一步。

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其主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这个方向,在发展和改革、开放三个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要求做出联系实践的理论探索。

一 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和综合平衡的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一词的使用及其被引入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但是,有关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已有久远的渊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理论,就是最早的、科学的发展理论。其中有关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在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同时,分析和揭示了整个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同样是适用的。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关于再生产的类型问题,即个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②关于总产品的构成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价值构成以及按最终使用划分为补偿、消费、积累三大社会基金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③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问题,即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平衡关系以及两大部类产品增长速度、对比关系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④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补偿、消费、积累和后备问题,即有关各项社会基金本身的运动和实现的原理。⑤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市场实现和货币运动问题,即市场机制、货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实物运动和货币运动的矛盾统一的原理。此外,还有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和社会再生产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相互关系等原理。[2]

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对此问题,过去着重的是正确处理再生产发展速度和重大比例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统一。社会再生产的发展速度取决于许多复杂因素,首先直接取决于一定时期投入生产过程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从综合平衡的角度来研究速度,只有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恰当结合、协同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有最好的速度。这就要求在两大部类之间、消费和积累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可以用多种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来计算)。还要看到,综合平衡不仅是速度和比例的问题,更是关系产业结构和经济效果、经济效益的问题。通过综合平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综合平衡,还应当与经济体制联系起来。传统体制不利于综合平衡,所谓“吃大锅饭”,一方面刺激社会需求的膨胀,另一方面又妨碍社会供给的增长,形成所谓“短缺经济”。因此,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不改革没有出路,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改革的要求之一是建立完善的宏观管理或宏观控制的体制。在这个意义上,“综合平衡”与“宏观控制”的概念是基本上相通的(所不同的,前者以计划经济为依托,后者需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开的。[3]

(二)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历史经验

从一般的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到提出“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虽然只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但是进展很快,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其实,“战略”这个概念,过去用于战争和革命,人们并不陌生。战略的含义,泛指重大的、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计谋和对策。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间内(例如5年、10年、20年),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等。它涉及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就这个意义说,过去即使没有用过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实际上绝不等于没有考虑和制定过类似的决策,例如提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总路线”“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和各个五年计划的若干原则等,都带有战略的意思。但是,由于缺乏“战略”的特定概念,不能建立经常的、强烈的战略意识,难免遇事多从局部和近期着想。明确战略概念,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放到应有位置,特别是在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后,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顺利地实现。

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必要认真总结自己的并吸取别国的历史经验,实现战略的及时转换。根据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在战略选择上,大体上要经过两三个阶段,采取两三种战略,并获得不同的结果。最先,多数国家采取所谓“传统的”或“原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往往照搬西方和苏联早期实行的战略,其特点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扩大积累为主要手段,求得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实行这种战略,容易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并为此片面提高积累率,忽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结构失调、效益低下,有的还产生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外债剧增和分配不公、环境恶化。针对这些弊端,不少国家转而采取“改良的”或“变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吸取上述教训,比较强调稳定发展,比较强调结构协调,比较强调农业生产,比较强调人口控制,比较强调智力开发,比较强调独立自主。实行这种战略以后,多数国家形势有所好转。但是,这只是在传统战略基础上加以改良,并受到社会制度的局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与此同时,少数国家(或地区)从本身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所谓“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国家或地区大多比较小,有的强调“贸易立国”,有的强调“科技立国”,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因此有的已经先后进入或即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列,并取得另外一些国家的响应。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战略选择一定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稳定增长,积几十年之功,始能顺利发展,改变面貌。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刘国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