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

¥1.5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刘国光集》

出版日期:2019-01

字      数: 683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

记者(仲伟志):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您在今年(2005年)3月刚刚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像您这样的权威经济学家的文章(《谈经济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借助互联网传播?

刘国光:这个谈话的来历,是今年(2005年)7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位年轻同志到我这儿来聊天,一聊就聊出七至九个问题,他记下来并整理了出来,还是一个初稿。他们自己有简报,马上就发了。上报中央的同时,他也发到网上去了,有好几个网站,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实在话,我还不是很熟悉网络,也不知道网络的作用有多大。但是传播以后并不违反我的意思,我也不反对。

记者:经过网上流传,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刘国光:我谈的这些意见,应该说有相当多的人还是很赞成的,很多地方都是晚上电话议论,开会研讨。至于网上的流传,我说我不反对,同时我也没有寄托于那个东西。但是引起的波澜之大,我也没想到。这完全不是个人的能耐,而是问题牵动人心。

记者:您在文章中涉及一些具体的人和事,比如说,您批评一些经济学家“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

刘国光:这篇文章后来公开在《高校理论比较》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发表,删改了,缓和了一些,但还是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大多是我的学术界朋友。我也不是有意要得罪这些人。我是在讲一些事实,我引用的人与事,都是有根有据,至于引用得合适不合适,是个人判断,但事实就是这样的。确实有这些事情。不过,我很欣赏和尊重作为学者的他们。我们只是观点有些交叉,这没有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刘国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