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2.9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刘国光集》

出版日期:2019-01

字      数: 1314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一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人们通常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不错的。人们又通常讲,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般地讲,这也不错。但是要分析,广大人民是划分为阶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这样。现阶段,广大人民除了广大工农劳动人民外,还包括小部分剥削阶级。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不能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如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怀和照顾一部分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合法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正当利益,以团结他们为革命和建设而努力。不能无条件地毫不动摇地毫无限制地支持剥削阶级。绝对不能为了迁就或成全他们的利益而损害劳动人民的利益。贫富差距的扩大,两极分化趋势的形成,就是这种损害的表现。这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共产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也要贯彻这个立场,处处不要忘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统一起来。过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一般采用规范方法。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怎样”,从给定的前提中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现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时,当然也不能不关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应该怎样”的规范,但首先要分析清楚初级阶段的经济“实际上是怎样”的问题,即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表现予以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说明。没有这种分析说明,就不可能对它面临的问题有明晰的概念和提出可行的方案。我们要注意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现实,即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要比规范原理的说教更能够唤起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为什么某些西方资产阶级教材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大行其道,吸引了不少学生,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却在课堂里被边缘化,甚至被学生们嘲笑?我想,这与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上存在的缺点,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我希望有关教材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比如说增加一些定量分析,用方块事例解说一些经济原理等,以达到更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按党的文件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首先是1956年八大明确宣布的。当时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把这一矛盾当作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认这一主要矛盾,后来引入了初级阶段概念,就把它当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于落后的社会生产,才迫切要求我们聚精会神加紧经济建设,所以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重点工作转移决策的理论依据,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提法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当前有一个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就是出现了“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现象,即国内生产能力大于国内需求,这好像同社会生产落后于社会需要的主要矛盾有点脱节,很需要政治经济学从理论上解释一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刘国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