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的地方政府作为研究——以浙江为例

¥3.0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9-12

字      数: 1378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以绿色发展的地方政府作为研究

提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着浙江人民的艰苦探索。改革开放前 30年,浙江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但也相应付出了环境的代价。号称“江南水乡”的浙江不少河道已成为垃圾河、黑臭河,以致 “寻找可游泳的河”一度成为新闻热点。2003年7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要求“打造‘绿色浙江’”。从此,浙江从问题导向入手,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以机制完善为手段,以科技助力为推手,以法治保障为后盾,率先开始了绿色浙江建设的探索。从“环境换取增长”转变到“环境优化增长”,浙江环境质量自 2007年实现转折性改善,并保持稳中向好势头,浙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近几年保持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浙江经济正加快进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新跑道,历时十多年的“凤凰涅槃”终于换来了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成果。一个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推进的崭新浙江正在加快形成。党委政府的总体谋划与接力推进,主政领导的历史担当与为民情怀,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市场激励相结合,社会层面的政府引导与社会协同,文化层面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制度相配套等五个方面的协同探索、综合运用,这就是绿色发展的浙江实践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关键词:绿色发展浙江思路浙江经验启示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本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诉求,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从某种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是利用绿色资源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历史。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球的高度,在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的朴素观念,又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伦理与时代特征,是古今融合、东西交汇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习近平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一 探索推进绿色发展的浙江思路

改革开放前30年,浙江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造成水环境破坏,浙江也相应付出了环境的代价。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管理方式粗放,水污染重复反弹,环境治理也一直阻力重重。号称“江南水乡”的浙江人均水资源量却仅有 1760 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已经逼近了世界公认 1700 立方米的警戒线。缺水的原因一方面是降水不均、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是大小河流污染普遍严重,以致“寻找可游泳的河”[1]一度成为新闻热点。“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曾一度是浙江畸形发展的真实写照。“中国水晶之都”浦江全县共有 2.2万家水晶作坊,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全县 577 条大小河流中,90%曾经沦为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沿河居民不敢开窗生活,老农不敢下地种田,农妇不敢下河浣洗……曾经孕育了浙江“万年上山”文明的浦阳江,不能饮用、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甚至不能触碰,已经丧失了它作为水的所有功能。“水乡缺水”的尴尬随处可见,“头枕欸乃听桨声,眼观杂花盈原野”的意境只能梦里重现。问题还在于,浙江连续 19年的两位数增长在 2009年戛然而止,当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长仅为 3.4%[2]。浙江经济出现了一波GDP 增长位次的下降趋势,若干重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位次一步步下滑。浙江该怎么办?“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不要也罢!”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欧阳康.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