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生产

¥1.5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20-04

字      数: 664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孔子学院本土化过程中的知识生产

定义了孔子学院本土化,梳理了孔子学院本土化过程的各个要素,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分析了本土化过程的知识要素。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孔子学院本土化在认识论和研究范式层面上的意义。

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在全世界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非营利文化交流机构,与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等从事语言文化推广和国际文化合作的同类机构比较,孔子学院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对孔子学院发展的研究主要涉及孔子学院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包括国际化效应评估、办学模式、课堂教学、文化传播模式、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研究探讨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涉及孔子学院的自治性、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资金投入、中外方合作、师资水平等因素;国际上关于孔子学院的研究关注其海外影响力、软实力、国际贸易、学术自由等问题,即关注孔子学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影响。

孔子学院本土化(Localiza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s)是孔子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既定战略方向。“要探索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与所在学校的定位契合;要与社区大众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要与所在国家的文化环境相交融”。孔子学院“本土化”的概念来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的关于孔子学院在区域社会文化适应性、类别化发展、中外方合作机制和汉语教育四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孔子学院要实现“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改革发展,必须走本土化路径。面向日益复杂的国际化教育管理实践,亟待根据国别和文化特点,根据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的孔子学院本土化对话方式,从而避免孔子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在国外的身份受质疑的现象。孔子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其本土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应一概而论。已经形成共识的是,合格的本土化师资、本土化教材和本土化教学方式是决定孔子学院教学本土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各地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教材比较统一,缺乏类别变化,其重复性和关联性有大量不适合当地学生现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练习题少,缺乏适合不同国别学习者心理特征的复习手段,孔子学院文化项目缺乏国别和本土化特色等,如上问题已经对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现实挑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邢清清.孔子学院本土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