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宗教社会学应注意研究方法和中国语境

¥0.7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宗教社会论》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235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的宗教社会学应注意研究方法和中国语境

在中国学者们的积极努力下,宗教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取得了明显成就,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好。宗教社会学研究有着许多主题,涉及多种跨学科发展,而且与中国社会现状有密切结合,故而很有意义。根据以往发展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中国的宗教社会学如要体现中国特色,需要在宏观视域下从下述四个方面来积极开拓:

第一个方面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方法论问题。

社会学与哲学不一样,社会学自独立发展为一个学科以来,就注重社会事实、贴近社会,而不是哲学那种纯学术的思辨体系。为此,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要注重西方宗教社会学的方法论,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思考当今西方宗教社会学的方法中,有哪些可为我们中国学界借鉴?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创立来看,马克斯·韦伯以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著称,注重对近现代社会的比较研究,侧重于工业文明和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为西方文明的独特社会发展寻求解释。杜尔凯姆则从对最简单的社会——初民社会的研究中提出宗教的社会学定义,并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社会,其集体的社会象征及社会意识之论,为我们解读宗教的社会定义提供了启迪和钥匙,也为对宗教“神明”的社会解释提供了依据,使我们不必囿于对“神明”的哲学思辨意解,可起曲径通幽之效。宗教社会学的进展过程乃涵盖这两个不同的发展路向,为我们今天宗教社会学的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启发。自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东西方差距越来越小,面临的社会结构转型与宗教变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需要学者以全球的视野来进行调研,并从调研中提炼出体现中国社会特点的理论和方法,推陈出新。这就有着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方法论创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卓新平.宗教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