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社会与宗教转型之际的基督教

¥2.4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宗教社会论》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748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十九章 中国当代社会与宗教转型之际的基督教

最近几年来,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在人们的理解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认知上的尖锐分歧,而其中对于基督教的理解与评价更是首要的。而人们对“基督教中国化”最近更是有着各种解说,反映出不同的认识,讨论热烈、争议颇多,甚至批评激增,很快使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中国大陆学界率先重提基督教“中国化”这一问题时,海内外并不十分关注和在意,但当中国政府出面支持这一说法和做法之后,却情势急变,马上开始出现了对这一主张的批评和指责,在中国教会内部也不时听到了一些比较反感的回应。有人认为这是强迫性的,有人指责这是运动式的,有人把某些地方对教堂及十字架的拆毁说成是推行“中国化”的后果,甚至还有人批评我们学术界讨论基督教“中国化”问题的实质是给政府站台、为政府服务,因而完全把这一思潮发展的先后、主次弄颠倒了。自从香港“占中”得到一些基督徒的参与和支持以后,耳闻香港基督教界也有人批评我们大陆基督教研究学者的态度,感觉我们和政府靠得太近。这种认知的分化和矛盾的加剧,对“分殊”的强调和肯定,好像给人暗示出了一种精神及社会层面的“危机”之来临。因此,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正确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进程和未来前景,以及中国社会与教会的关系,所以非常值得我们花大气力来认真探究,以便能从“和而不同”走向“求同存异”,并力争以“聚同化异”来走向共构,实现基督教在华和谐共融的理想发展。

坦率而言,这种分化的出现与中国大陆最近关于中国宗教处境及社会与宗教关系的评价紧密关联。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关于宗教的意见分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学术界、理论界的观点不同和学术交锋亦呈现尖锐对立、阵营分明之态,双方的亮相及表态都已经公开化、透明化,讨论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前两次关于宗教的争论(20世纪60年代关于宗教与迷信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关于宗教是否为“鸦片”的争论),几近白热化。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自然会影响到国内外的反应,宗教界的反应则以基督教最为强烈,相关的评论、批评遂应运而生。就中国当前的形势而论,显然出现了比以往更为复杂、严峻的局面。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贫富、城乡差距的增大,就业和医疗、养老难度的加大,以及国际形势出现的变数如美国对华、对日态度的明确化,南海局势的突变,境外宗教极端势力对中国内地尤其是边疆地区的负面影响,以及台湾和香港当下发展的复杂化等,都增加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戏剧性和与宗教关系的微妙性。国际不安宁、社会不平等、心态不平衡,使转型之际的中国社会充满变数,也使其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再度引人注目和众说纷纭。所以说,我们讨论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正是在这一处境中的分析、评价。为此,我们理应认清形势,为之找到今后正确发展之途。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卓新平.宗教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