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基督教社会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3.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所属图书: 《宗教社会论》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1101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十一章 对当前中国基督教社会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自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基督教在华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宗教之一。据1949年的统计,全国基督教徒约70万人,天主教徒近300万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课题组2008年至2009年的调研统计,中国基督教徒人数已增至230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其中已受洗者1556万人,占其信徒总数的67.5%,未受洗者749万人,占32.5%。从全国范围看,1993年以来信教的基督徒占其信徒总数的73.4%。此次调研统计因种种原因限制,所得数据相对保守。2011年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课题组与国家宗教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了更大范围的调研和匿名抽样问卷分析,统计所得出的基督徒人数达3800万人,天主教徒人数450万人。由此比较,基督教发展明显要远远快于天主教。当然,中国天主教因受中梵关系未达正常化的影响,有一部分天主教徒处于“地下”状态,故相关统计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目前中国政府关于中国宗教信众总人数的权威发布为近2亿人,其中基督徒人数和天主教徒人数与之吻合,而佛教、民间信仰等并无精确数据。尽管如此,根据上述非正式的统计数据,与中国当前佛教人数约1.9亿和民间信仰人数约1.1亿相比较,基督教并非中国最大宗教,在中国信仰版图上亦不占显著位置。但基督教的快速发展,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 基督教在华快速发展的国内原因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真正落实,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帮助其落实宗教政策和教产、资金、神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正常的基督教会活动得以恢复,而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地下”状况的基督教可以在“地上”显露,从而好似一夜之间增加了许多基督徒。其实这种突发乃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蛰伏相关。

第二,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冲击,改革开放后在部分人群中出现“信仰危机”或“信仰空白”,其对信仰的需求使之走向宗教,其中一部分因为与西方或西方文化的接触而信奉了基督教。

第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的“单位人”与“单位”脱钩,失去了这种传统的人际关联,人们对“单位”的依属减弱,在寻求新的社会共在中一些人走向教会团体,需求一种社会“团契”的安稳感和宗教信仰上的心灵慰藉。

第四,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中,人们的观念形成多元发展趋势,其生老病死等生活、就业、家庭、心理上的问题使一些人转向基督教,使之成为其生死关怀或临终关怀的重要途径,而基督教会能够以其信仰的方式部分满足其生活和心理需求,调适其人生过渡之关键时刻的心态。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卓新平.宗教社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