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野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5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943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野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系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及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经验教训,着眼于更广阔视野来不断深化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论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意涵与绿色变革意蕴,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基本理论视点和实践要求,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现实文明载体与发展路径。

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基础阐释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构建良好人与自然关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其中不仅明确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认知,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存共生关系。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确立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3]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治理的系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4]。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5],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着重强调的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前提的深度思考,其思想基础在于对现代生态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6]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雨辰.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202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