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域中的气候正义及其治理逻辑

¥2.9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1060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多学科视域中的气候正义及其治理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过程中的生态维度,其不仅关乎美好生活的实现,对于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解决也有建设性意义。气候因素作为生态问题的重要表征之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诱发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矫治路径的多元化。特别是针对治理过程中的正义问题来说,多学科的视角融合方能为现实中的策略选择提供一个总体性的理论关照。

一 气候治理的政治学考量

气候变化及治理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蕴。因而,气候治理也呈现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境遇下,气候治理的无政府状态更是决定了全球气候治理要取得成效,政治学视域的考量必不可少。民主政治是当代政治学及政治实践中最核心的议题,在气候治理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气候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也意味着民主政治的限度。本文以期从政治学的视角对气候治理及正义问题进行理论及现实关照,以求更多的政治学者对气候问题进行政治学探寻。

(一)气候治理的政治学思想渊源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进入了一个人为制造的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意义上的高风险社会,使得人类随时可能遭遇不期而至的风险。这也意味着气候变化动摇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危及了国家发展的基础,气候变化与政治产生了不解之缘。“气候变化的主导话语,在世界政治领域具有实质性的垄断地位,但却是指向未来的。不过,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气候变化在‘当下’已经发生了,并且正在转变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视野,而且速度非常之快。也就是说,风险是一个涉及当前——未来预期的问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已经从‘低级政治’向‘超级政治’转变:气候变化议题的潜力如此巨大,以至于能够重塑社会和政治的视野。没有一个政党敢于宣称自己忽视气候变化”[1]。因而,在这样的语境下,国家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视与应对气候变化现象。气候问题的政治学渊源使得要解决与治理气候问题不得不从政治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使得人们不禁要思考气候变化的确定性,也要思考气候变化的经济治理成本问题,更根源的是要思考与气候变化及治理相关的权力、公平正义及资源分配问题,这些构成了气候变化的政治学基础。

气候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它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时空的一种存在物,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主体可以独立拥有或者支配它,当然,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主体均可以自由自主地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等废气,气候变化的“公地悲剧”就这样产生了。气候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被破坏,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正是基于此,气候资源往往成为权力角逐的对象。现代性境遇下,表面上看,气候变化是现代性的后果呈现,但是实质上却是资本权力竞争的结果。在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下,发达的生产力优势与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他们在大气资源的角逐中占据着先天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在资本的权力游戏下愈来愈贫困和承受严重的生存危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雨辰.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202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