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和哲学的启示

¥3.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928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主体间性和哲学的启示

由于不同的文化所比较感兴趣的思想可能性不同,中国哲学没有像西方哲学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哲学;随着特殊性的凸现、主体自由的被肯定及其后工业“陌生人”社会的来临这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倾向的内在矛盾,出现了西方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向现代的主体间哲学的转向。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承继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并作了重要开拓,但他们的研究终止在哲学解释层面上,仍是认识主义的思考。我们认为,主体间性问题应着重从人的实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类存在的作用方面去理解。

1

我与他人的沟通是何以可能的,另一个具备全部个性和特性的人,如何能在我的意识中构成,然而又实实在在地别于我。如此提出问题,就西方近代之前的整个古代哲学而言,并不是明见的课题。因为,从逻辑上讲,作为本原和基础的个体主体性的出现,是主体间性问题构成为有意义论题的前提。可是,无论是古代还是后古代的哲学,它们都还行进在朝向主体性反思和自身认识的途中,还缺少“自我意识”概念,而“自我意识”概念对于西方近代哲学而言——即使在它想对主体性哲学持反对态度的时候——是基础性的。“‘自我意识’在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漫长的沉睡和艰难的苏醒之后,到了近代才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清醒状态。”[1] 这一状态是西方近代哲学能够把主体间性客体化藉以努力的出发点。

当我们用上述判断来比较中西哲学差异时,我们发现,中西哲学对这一充溢着智慧的难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取向。早在二千多年前,庄子的《秋水》篇就已经以寓言的形式提出了用今天的哲学术语来表达的“主体间性”问题或“他人的心的可知性”问题,庄子目睹了鱼在水中从容自得地游来游去的样子,心想自己在水中从容地游来游去时感到非常快乐,于是他能设想“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在庄子看来,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尚能如此联想,对于同类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庄子那里,主体间性,这不是问题。同样,在中国儒学中最高的和谐价值的基础是在本体上不同的生命的融汇和契合——“和合”。故牟宗三把中国儒学最重要的概念“仁”定义为“仁以感通为性”,感通即是仁的表现,是生命的相互交通,深层地理解和注释他人的内在经验或一处境的状态。此中感通的观念也体现在中国哲学的源泉《易经》中,《易经》从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把每一个别事物或人定性为不同之实体,却自始从整体看宇宙人生。《易传》中特别提出的“感通”状态,就是指关系和谐的一种理想沟通状态。这成了中国人的本体论的登峰造极的哲学意境。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