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消解主体

¥3.3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1006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马克思与消解主体

在学术界,把马克思哲学视为主体性哲学的观点,实际是把与近代主体性观念“调情”了的马克思,当作“重新”发现的马克思。阿尔都塞主要从科学与意识形态思辨地对立的、西方意识形成哲学史的视角,提出了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论断。这意味着自我解释学在马克思那里的终结。对他而言,一部被指认为衰落史的西方传统哲学史的首要性在于指明:马克思批判的“理论人道主义”中的“人”,乃是整个西方传统的全部“哲学”的理论基础。在我们看来,他依凭发展了的拉康的无意识理论和黑格尔的历史概念所主张的“科学无主体”“历史过程无主体”的观点,并没有对马克思消解主体观念的实情说到恰当处。但是,他对马克思理论诠释的启迪是:中国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如何关注人?

1

在学术界,有一种关涉着对马克思哲学性质判断的观点,我们深信自发地已经熟悉了。它宣称,“是否承认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马克思批判过抽象的人道主义、纯粹的‘我’,但这并不能证明人性、个人等范畴在马克思那里是无足轻重的。问题恰恰相反,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人性、人的本质、个人等范畴,并把它们贯彻到主体性范畴中去。马克思认为,历史‘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正是在这些意义上,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从主体出发”或“从‘我’出发”,“按人的发展来改变世界”的哲学。这也就是说,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是以“地球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的,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的对物的把握。企图离开这一出发点,而从无中心、无人类的角度来描述世界,“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在理论上则是历史的倒退”[1]

可以认为,上述观点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新颖。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以之为据的,就是西方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个体自由、幸福、理性等等基本准则。甚至,可以更一般地说,随便哪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总是植根于具体的社会状态来表达人性的理想追求。难道,惟独马克思不是从这里找到自己的思想激情和勇气、灵感和语言吗?

然而,只要人们遵照拉布里奥拉的建议,去“阅读‘马克思的原著’”,而且去“恢复完整的、自主的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完整、自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之一,就是“对生活和世界的总看法”)[2]。那么,上述观点就无以逃脱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对于社会批判而言,相信一个可以普遍认可的理性,相信人性有一种本然的存在,这种观念本身又有何“支援意识”呢?除古典资源和审美意识外,剩下的只能是隐蔽的“神学”:阿多诺终生不能忘情于“救赎”的悲愿;霍克海默总是迷恋于“对完全是另一种东西的渴求”……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