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理性人学

¥2.9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882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古希腊的理性人学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可以说,一切哲学论说表面的或实质上的差异都源于对人的自我认识的差异。对“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如何?”“人在这个世界上地位怎样?”这些问题的探究,构成了“一切思潮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恩斯特·卡西欧语)。而对这些问题的提出或解答无不在于对“起源”——意味着一种超越生物意义的“人”的诞生,即人之为人之理被自觉的那一“刹那”——的理智自觉或反思。对“起源”的凝神观照又无不或隐或显地启示着对人的自由、幸福、目的、价值等等,人之为人之理的思考、认识和寻求,这也许正是探究“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的作为西方哲学起源(物理时间意义上的开端)古希腊哲学的魅力所在,而探讨古希腊哲学之所以时常会给人以分享整个人类智慧的荣耀,就在于起源论,无所谓东西文化的判然二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的二分,其根本的是对“起源”的存留、守护和无视、遗忘的两种态度之别。因此,在此意义上,“起源”并非是物理学时间中的开端,重读西方文化的起源,同时也是对本民族文化起源的观照。

1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古希腊是个遥远的世界,这种遥远,不只是物理时空意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那种以时间之外的永恒无限去规定世界表象之后的存在(本质)的古希腊哲学只是抽象地谈论世界。既然我们只生活在世界的现象中,那么与世界的“本质”有什么关系?既然我们只能经验,那么与“超越”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即使有关系也不可能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没有用,把世界的本质说成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是无所谓的。有许多人正是如上来解释或指责古希腊哲学的,于是那种以思想观念作为自己研究对象而不停地思考的苏格拉底们仿佛不是真有其人,而是神话或史诗中的人物。或把他们想象成面如土灰、心如古井,对日常生活视而不见,只配被女佣取笑却不知该如何合理地生活与行为,一本正经严肃刻板的思想狂。这种印象大致又得到希腊哲学是以知识论为核心的这一识见的佐证和支持。

事实的确容易导致误读,自从柏拉图试图在万有之存在中寻求超越时空、无变化、无限的存在之存在(柏拉图称之为“理念”),这种哲学致思取向为他此后的哲学确定了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追求方向,这早已为哲学史所认肯。问题是,古希腊哲学真正企求什么?事实上,柏拉图给人的存在与这种存在之存在的关系确立的一种基调,在他以后的哲学发展中,还没有得到自觉的认识与反省。这个基调就是让存在之存在(“理念”)同时也作为人的历史存在之存在。换言之,宇宙的本质存在,同样也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存在。这在逻辑上看是没问题的,宇宙之存在已包容人类之存在,人类存在为世界存在之一部分。作为宇宙万有存在背后的那个最本质存在,应当也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存在。这个基调现在已很明朗:人的历史性存在背后有一个比历史性更根本的东西。它不同于人的历史性之处,在于它没有人类因在时间中存在而来的局限,即人的有限存在,人在历史中的改变等。这样,有限的和变化的人的历史存在,有着一个无限的和不变的、更根本的存在作为人之存在上的根据。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