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的解释

¥2.4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725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人的本质的解释

现代的世界,由于市场、通讯、科技的广泛的发展,一切地域、国家、民族都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虽然,自觉为全人类利益而奋斗的作为整体的人类主体,由于当前国际上还存在着阶级对立,还远未形成,但是,不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当今人们已处在类的统一体进程中,事实上,人类已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共同以人类主体的身份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从理论上探究“类”的本质及其与“个体本质”的关联,对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的形成以及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正确把握,当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1

以往,人们很少以人的“类本质”或“个体本质”这样的提法来阐述人的本质问题,或干脆就消解这样的区分。从表现形态上,将主体区分为“个体主体”“类主体”等已为学术界所认同,那么,是否也可将“人的本质”表述为两种含义呢?一种是指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言及的某种积极的“非异化”状态),即人类区别于其他物质存在(在此指的是动物)的基本规定性。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的个体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基本规定性。马克思正是在此两种含义上使用人的本质这一概念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类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尽管,有人指出,这种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实际上把人的本质视为或预设为一种不变的、理想性的东西,它既是人的原始本质,又是历史预设的理想目标,因而,这样的规定是神秘的或至少不完备的。[1] 但是,就我们看来,马克思的这一人的本质观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人的异化,其意在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强调应该把人理解为“自由自觉”去存在、去活动的过程,换句话说,“自由自觉”的存在和活动具有一种积极的目标性的意义。目的是永恒的、静态的,但向之而趋的努力之“应该”却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动态方面。因而,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解仅仅限于静态方面,显然是意在解蔽的同时又作了遮蔽。时隔不久,马克思在《提纲》中又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指出的是单个人,即个体本质的来源,这里所讲的人的本质具有“现实可感”的性质。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