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与黑格尔的现代性哲学反思

¥2.8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844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个人与黑格尔的现代性哲学反思

从以上脉络中可以联想到,资产阶级社会是原子式个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如此背景下,有必要重新确认一下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透过对市民社会的低评价而对国家至上的基本认定,意在用绝对精神统摄自我与非我、特殊与普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诸对立双方,这一用理性他者取代理性的位置的思路,仍属近代意识哲学的思维框框,终难以承诺消除现代性危机的重任,而马克思到市民社会人的实践中去寻求人的解放的路径,为我们找到了值得肯定的消除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1

第一个真正将市民社会作为政治社会相对概念并与国家做出学理区分的是黑格尔。M.Riedel 指出,黑格尔沿用与传统政治学家几无差别的市民社会这一术语,却第一次使其“政治的”与“市民的”状态分离了,国家中产生了非政治化的社会,将关注重心转向了经济活动。[1]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黑格尔赋予了市民社会这一传统术语以现代意义。

我们知道,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思想家在寻求对现行政治制度做批判分析时,渐渐形成的是社会先于国家而在,国家只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人为达致某种目的而形成的社会契约论的产物。依黑格尔,视国家为社会契约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的本性“不在于契约关系中,不论它是一切人与一切人的契约还是一切人与君主或政府的契约”,“契约是出于人的自发选择,在这一出发点上婚姻与契约相同。但就国家而论,情形却完全不同,因为人生来就已是国家中,乃为人的理性所规定,纵使国家尚未存在,然而建立国家的理性要求却已存在”,“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2] 既然人无法回到前历史时期,主观精神被客观精神所扬弃就是正途。人是被规定着过普遍生活的。由于人的这种概念,黑格尔的辩证法显示了“国家是一真实个体”的纯正演绎:说国家即是个人、是有机体,乃是意指全体生命表现在一切部分生命中的自我特殊化,亦即是说唯有在全体与国家的生命中,始可以发现诸部分的真实生命——个体,以及部分生命与全体生命的同一。正因为他排除他的偶有与短暂的单纯内容而保留他的普遍性,所以国家仅是个体他自己的客观化和永恒化。个体是潜在的普遍性,国家不仅是现实的普遍性,而且又是如此单纯的个体实现化与客观化。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