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个人的真实存在

¥2.6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807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五 马克思与个人的真实存在

马克思从未从绝对、抽象的角度来规定现实的个人,依马克思的观点,个人之所以是个人,在于他具有类特性,他属于这个“类”。个人之所以为现实的人,还在于他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特性。更为重要的是个人还与单个他人不同,他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个人独特性。

纵观许多从传统解释框架出发对马克思哲学所作的解析,或者绝口不提自我,或者至多只是指出现实的个人,即构成历史的真实主体的重要,而极少具体阐述现实的个人的生活意义、现实的个人的积极性以及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责任等等问题。以至于在这种话语的隐性逻辑中,“自我”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问题,或者至多把马克思的“自我”概念等同于“人类的自我”概念,而不是“个别人的自我”概念。在这样一种逻辑牵引下,有人,如施蒂纳直接批评马克思把“我”变成为一个人,而“人只是一种理想,类只是一种理想”[1],伯恩斯坦等人则指认出马克思以“无产阶级”代替了“我”[2]。如果,这种指认具有合法性的话,那么,马克思哲学就可能隐匿着将人变成一种与现实存在的个人相对立的非现实的东西,乃至“现实的个人不是人”的逻辑矛盾。我以为,要摆脱这种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模式,唯有在更深一层的理论语境内,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真实视界。在此,我们主要考虑到马克思的对手,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类哲学”批判的合理性,阐明现实的个人自我独特性的意义。

1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逻辑视界,在这一问题的当下讨论中,有人将其概括为五大解读模式[3]。我以为,这五大解读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它只代表了各自理论思路的典型模式,因而,我们必须把各种解读模式话语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某一可能的谈话中各线索的关系,因每一模式存在的具体形态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这种谈话不以统一着诸说话者的约束性模式为前提,谈话的公度性本身就在谈话之中。从这种解释学的观点来看,我以为,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两次转变”的解读模式,较真地把握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转变是指:从唯心主义转向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这一次转变并不是自觉开始创立马克思主义。与这一次转变时期相关的重要文本包括《克罗茨纳赫笔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神圣家族》等。第二次转变发生的重要文本包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这次转变是真正自觉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