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4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6

字      数: 717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问题范围内,教育无疑是最令人困惑的。这就是说,人在教育中可以是一个教育主体。教育主体,也就是他能够教育,或者他可以被教育,等等。在人类中,每个人都有一席之地,或者至少有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未来的可能。自我就是这个人在一种教育关系中和他自己所具有的关系类型。数千年来人类建构的很多关于教育的理想:譬如行为矫正,或者网瘾戒除技术等,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教育技术已经不再探究它们的理论基础了。而我们可以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看作这样的尝试。

我们现在以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为题域,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参照,检讨近现代教育的得失,以便提示出全面教育的真义,即有效地并使其按自身特点和整体协调一致的方式培养人的以实践活动、理论认识活动、审美活动为主体结构的能力结构。

世界上任何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人的发展,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尺度。现代科学的实践证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越来越依赖于对自身的掌握,依赖于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而人不可能全无外援就能克服和超越自身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不仅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培育,也需要通过各种积极的文化促进方式加速其生长发育。其中,现代与未来教育无疑起着不可忽视的“助产婆”或“桥梁”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未来教育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

1

教育本身历来是全面发展的人之社会生长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于现实境遇中提升人生境界,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在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明化的人都是教育的产物。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文喜.自我同一问题之现代哲学史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