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本土化的机制过程

¥1.7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11

字      数: 420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孔子学院本土化的机制过程

第二章中我们梳理了本土化的含义,“本土化”本义是指一个项目、产品或服务为适应当地需求、为适应所处环境而进行的调适和变化。孔子学院本土化是指与所在国家的文化环境相交融,融入社区、服务大众,贴近当地民众思维、习惯、生活的方式,满足民众多样化需要的过程。怎样才能适应、融入、贴近?孔子学院本土化具体进程是怎样的?本节拟从过程上剖析本土化是怎样发生的,从而为探寻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实践提供思路[1]

一 洞察语言文化需求

洞察当地需求,做对方有需要、有诉求的事情,这是合作的第一步。孔子学院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种想象,被认为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阵地,是输出、推广中国语言文化的机构。在具体从业的孔院人看来,孔子学院不是“阵地”,不是去和人家打赢得来的,是和人家其乐融融地协作而成立的;孔子学院也不是在“输出”什么,从汉语语境上来理解,“输出”就是人家没有或者不够,你需要给人家,是单向的;孔子学院讲“推广”也不好,好像我们要推而广之,需要对方学习,学了是为他们好。在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锷看来,甚至“机构”这个词也不好,说孔子学院是项目更好些,更有助于实践层面的操作,也不容易遭到反感和反对。总之,俯下身做事就是将宏大目标和叙事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环节,这不是自降身份,而是平和、低调更方便孔子学院具体管理者工作。孔子学院存在的基础是对方的需求,为什么是这个地方、这个大学提出申请?为什么孔子学院没在别的地方建立、没在别的大学建立?这里面的机缘就是需求,这是一个孔子学院横空出世的前提。也就是说,外方大学是一定要对中国的文字、语言、文化、文学感兴趣,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艺术、外交等方面有需要,才有可能建立合作,这是必要前提,当然其中还有一系列的申请条件和程序要求。实际上,如果外方大学有兴趣有需求,又有实力有基础,与中方大学你情我愿,通常就会一拍即合。比如伦敦孔子学院,它是最早的一批孔子学院,其所在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很早就有汉语教学和中国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英国或者说在整个欧洲来说做中国研究和汉语教学最前沿的。孔子学院这个事物一出现,它就找到了相关性,就很感兴趣,因此很快就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结对”。当然,每个孔子学院建立的“机缘”都不尽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有需求。需求就是合作之缘,孔子学院办学不是“拉郎配”,而是落花有意,流水有情,水到渠成。建成的孔子学院自然围绕着这些需求去展开工作,在满足当地需要中发展起来。现在建了很多孔子学院,从最初的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延展到突出特色,比如商务孔院、中医孔院、舞蹈艺术孔院等。这都是在满足需求中慢慢探索发展出来的,需求各种各样,也成就了千姿百态的孔子学院。

二 适应当地工作方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丹.“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