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序

¥1.5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12

字      数: 717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这本书是继《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出版之后的第二部人类学组合研究论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一共有九位同仁参与了对旧日著名人类学家中国调查点的回访研究。数年间,学人群体做跨越时空的思考,努力寻找这种特定回访的意义解说。显然,人类学的先行者提供了同一社区如何组织起来的第一个解说蓝本,然而,我们的回访意图不是只限于以今天批评昨天,而是进一步思考:业已发生的时空过程何以提供该社区思想之稳定性,抑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变化,以及其是在何种方向上的变化?

这种特定的田野回访点组合调研(纵向)之外,是二十几年前的另一个到中国北方多点调研(横向)的思考,那是在我离开林耀华“金翼”黄村调研点赴美做博士后研究期间所萌生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来到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一个新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在大学苏兹楼图书馆可以方便查阅从高延(J.J.M.DeGroot)、马林诺斯基到萧公权、施坚雅等人的原版作品,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的常规讲座尤为容易获得来访名家理论出笼与论争的原委,以及琢磨这所学校教授善于从经验中提炼思想的好学风。当1989年接续林耀华先生的金翼黄村调研完成时,特别是在华盛顿大学博士后期间整理《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书稿时,我已经交叉阅读了萧公权、何炳棣、埃文斯-普理查德、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等历史与人类学的著作。我看到以往西文学术圈针对“初民社会”努尔人的世系群/宗族理论之延伸比对,借鉴了作为“文明社会”的汉人宗族乡村案例,其中林耀华撰写的义序研究简写本,以及金翼黄村的资料是弗里德曼的重要依据。我在林耀华关于《义序宗族的研究》详本重印后的专门背景解说,已经考证了福建的义序和金翼黄村作品知识进入英语学术圈的细节。[1]那时英语学术圈受中文限制,征引中文作品不多,未能获得中国学者在功能主义与平衡论后面的更深层的本土解释,包括国学的抽绎性和转换性的解释。当然,东南部中国宗族乡村特征,也限制了中国乡村大面积的、多样性的解释。于是,我产生了在中国扩大区域研究的愿望,包括弗里德曼的学术忠告。其实,体现在中国汉字中的巨大文化涵摄力也要引起足够的认识,因为那是理念传承的车轮,而传统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自身体验多于文字理解(甚至早期部落社会没有文字)。出国前我在中国闽东宗族乡村,以及在西南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汇处的调研经验,也促成了我的扩大汉人社会调研范围从福建“离别”的愿望。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庄孔韶.“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