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哥特而战

¥7.5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0-12

字      数: 1589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7章 为哥特而战

19世纪是西方世界急剧转型的时期。巨变始于美国和法国的两场革命[1],随后演变为横扫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一股洪流。每个被裹挟其中的国家,都希望保护自身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和民族传统,然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教育的普及,再加上大众传媒的发达却让现代民族国家意识[2]越发深入人心,很多国家因此爆发了摧枯拉朽的革命。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可以将哥特文化遗产视为自己国家认同的核心,国与国之间的频繁冲突不可避免。

西方诸国围绕哥特人及其文化遗产的争端由来已久。西班牙就曾试图凭借哥特传人的身份,强化哈布斯堡家族对整个欧洲的控制。与此同时,作为哥特人起源地,传说中的“Scandza”,瑞典王国也曾雄心万丈。对德国的宗教改革者[3]而言,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历史是他们冲破罗马教廷束缚的利器。“哥特宪法”这个说法,则体现了英国人对他们以权力平衡为原则的议会制政府的自豪感。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围绕哥特人构建的话语,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后罗马时代逐渐形成的“哥特—日耳曼”文化遗产。《圣经》中关于雅弗后裔的记载,约达尼斯对哥特人迁徙历史的追忆,还有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中记载的各种掌故,诸如此类,互相纠结,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哥特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洲不同民族间的融合,而不是相反。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与哥特文化遗产二者间存在张力。现代国家进行各种社会和政治动员,归根结底是为了强化国民心中本已存在的国家意识,共同抵御外部和内部潜在的敌人。英国人对于他们国家自由精神的自豪感,也可以转化为英国凯尔特人族群的某种优越感,进而形成对欧洲大陆其他民族乃至英国国内不同族群的歧视。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刚刚脱离英国控制的美国,信仰的也是同一套“哥特自由精神”。德国统一运动中,哥特传统成了强化国家认同的工具,人们通过援引各种与哥特人有关的历史和传说的方式,维护国家统一。虽然历史上的哥特人从来也没有真正统治过英国或者德国。就像此前几个世纪那样,想象出来的“哥特人”,分量远远要比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哥特人重要得多。西班牙作为哥特王国曾经的核心地带,这种情况表现得尤其突出。

直到1900年代早期,将哥特人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简单理解为一套历史悠久的共同信仰的做法开始降温,旧有的文化想象丧失了魅力,哥特流行文化逐步后来居上。这种文化现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

图36 《危险中的球形布丁》,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创作于1805年,蚀刻加手工染色,表现的是时任英国首相的小威廉·皮特(Pitt the Younger)与法国皇帝拿破仑瓜分世界的场景

假如某位生活在1790年代的人打算回溯哥特人从黑海直到西班牙的迁徙历史,他其实不太容易找到哥特人真实存在过的证据。按照某些旅行者的说法,直到18世纪,克里米亚半岛仍然有某个民族还在使用以古代哥特语为基础形成的语言。虽然我们找不到这个民族在近现代时期存在过的确凿证据,甚至连他们到底是什么民族也说不清。

纵观整个巴尔干半岛,斯拉夫民族主义的此消彼长最终在1914年6月的塞尔维亚,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方式撼动了整个欧洲[4]。相对巴尔干半岛复杂的民族迁徙和定居历史而言,哥特人只是一位匆匆的过客。这片土地上新兴的斯拉夫民族国家,从未动过借力哥特人的念头。无独有偶,占据伊斯坦布尔,也就是曾经的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也对哥特人没什么兴趣。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英)戴维·M.格温,曹磊.从历史到传说:被“定义”的哥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