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学模式在《中国文化(英语)》课程中的设计研究*——以《孔子的天人之学》为例

¥1.7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9-08

字      数: 869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创客教学模式在《中国文化(英语)》课程中的设计研究*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师教学模式与实践创新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创客培养视角下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JX2018L304)资助研究成果。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创客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正是契合了这种要求。《中国文化(英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型话题为学习内容,以英语学习者为主体和中心,重视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使终身学习用英语来表达和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可能,文章将重点阐释如何培养创客型英语学习者。该模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创客型学习者。本文将以《孔子的天人之学》为例,介绍该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具体实践和操作情况。

关键词:创客;创客教学模式;中国传统文化

一 引言

“创客”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意是指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把创意转化为现实,勇于创新的一群人。该称谓最早见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 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该实验室试图构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包括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以及文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发展到现在,“创客”不仅仅指科技创造,还包括那些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是对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和创新群体的一种称呼。“创客运动”自21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以来,以其鼓励创新、注重实践和提倡分享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

“创客运动”的发展衍生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该形式将“做中学”、“协作学”、“运用信息技术”等创客理论引入课堂教育,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学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创新教学模式的热潮。2012年,自美国率先把“创客空间”引入小学教育以来,创客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作为将优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资源与课堂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创客教育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和平台,同样也是创客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将创客式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或许能为我国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启龙.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