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定位与公共服务职责变迁

¥4.9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1-06

字      数: 1737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政府职能定位与公共服务职责变迁

一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职能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及转变情况进行了较多分析。朱光磊等认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分为“初步认识与改革启动(1984—1998)、调整认识与改革探索(1998—2003)、深化认识与改革深入(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1]。刘熙瑞等认为,政府职能转变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并开始思考(1980—1987)、政府职能实际缩小(1987—1992)、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政府职能(1992—2004)、进行性质思考和调整(2004年至十八大)四个阶段”[2]。魏礼群认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历程是:1978—1992年,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大包大揽;1992—2012年,围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科学的政府职能体系。[3]马英娟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大致经历了“重心和定位逐渐明确(1978—1997)、结构与转变突破口基本确定(1998—2012)和导向日益清晰(2013—2018)三个阶段”[4]

除了对政府职能转变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外,还有学者从职能转变关注的重点角度讨论职能转变情况。周志忍等基于变革管理视角,认为职能转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第二阶段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5]邓雪琳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政府工作职能的具体转变体现为:从单一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6]竺乾威认为,自第二次机构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共发生三次转变,经历了从以政府权力为中心到以政府运作流程方式为中心,再到以权利为中心的改革历程。[7]还有学者研究了关键事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郭菊娥等以事件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事件集”,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小岗村“包产到户”,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中央出现财政危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中国加入WTO和SARS事件,以及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双创”事业和霾污染治理,揭示了政府在不同时期进行职能转变的动力来源。[8]

上述研究基本理清了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揭示了职能转变的阶段、重点和关键事件,为我们认识政府职能提供了启发。根据这些研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本身,本书认为了解政府职能的定位和转变情况,需着重搞清楚以下内容: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起点。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9]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政府职能议题,指明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倡导大胆下放经营管理自主权。[10]这一次会议虽未直接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但明确了“解决政企不分”“加强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基本思路,为真正进行职能转变打好了基础。两年后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将我国的官僚主义归因为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认为“这些事……放在下面,放在企业、社会、事业单位……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11]。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2],对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进行了探索。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早期,政府职能定位和转变就已经成为党中央关注的重点之一,提出了政企分开、下放管理权的思路。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夏志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要点与关键环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