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中的通感隐喻及其汉译

¥8.18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12

字      数: 2822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章 莎剧中的通感隐喻及其汉译①

① 本章部分内容已公开发表,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莎剧中的通感修辞及其汉译研究》(与罗丽丽合作)。

第一节 引言

卞之琳(2007:287)曾谈道,19世纪以来,《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以及《麦克白》是公认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尽管有人尝试撇开《麦克白》,终不能否定其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中心作品乃至全部作品的中心或转折点,其中《哈姆雷特》意义最丰富,《奥瑟罗》结构最严谨,《李尔王》气魄最宏伟,《麦克白》动作最迅疾,它们用独到的艺术处理给狭隘而单薄的现成故事赋予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和哲学意义,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光芒。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文主义光辉,自然少不了语言艺术的烘托,剧中丰富的修辞是莎士比亚高超的语言造诣的体现,而通感修辞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通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一种隐喻[1]

本章我们将考察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通感隐喻,探讨莎剧中通感隐喻的感觉迁移规律;从概念整合角度对通感隐喻及其汉译进行剖析,探讨概念整合视角下通感隐喻的汉译过程与翻译模式,为莎剧通感隐喻的汉译总结翻译策略和翻译启示。

第二节 前人相关研究

通感又称移觉、联觉,自钱钟书著名论文《通感》发表以来,成为人们熟知的一种修辞手法。但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还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可以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学、修辞学以及哲学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褚孝泉1997:87)。以下将从通感定义、国内外通感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莎剧通感研究等方面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 通感研究

近年来,随着隐喻学和修辞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关通感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通感研究是一项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国内外通感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规模以及学术界彼此交流的程度上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西方学者注重通感的生理学、心理经历与通感的语义演变规律的研究;而国内则侧重于通感的生理学、心理学共性、语言呈现规律、修辞特点等方面的研究(王彩丽2009:124)。以下我们将从通感的定义出发,从语义学视角考察国外通感研究;从修辞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三方面对国内通感研究进行梳理,以期系统把握中外通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关于定义

“Synaesthesia”(通感)一词在西方为人所熟知已有300年的历史(王彩丽2009:124)。它源自希腊语,其中“syn-”即“一起” “熔合”;“-aesthesia”即“感觉”,词义为“together perception”(一起或同时感觉),即适宜于五大感官之一的某种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李国南2001:127)。《牛津英语词典》(OED,2009:467)从心理学、文学和语言学三方面给出了synaesthesia(通感)的定义:(1)心理学:因受其他感觉刺激而产生的精神感觉效果,例如彩色的听觉;(2)文学:是一种隐喻,指形容一种感觉效果的词语被用来描述其他感觉效果;(3)语言学:a.同一个词表达几种感觉效果;b.词义上一种感觉体验向另一种感觉体验的迁移。《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1993:2320)将通感解释为感觉的相伴相随;尤指当一种感觉(如听觉)被激活时,另一种主观感觉或感觉的形象(如颜色)也被激活。《简明牛津文学术语词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2001:254)将通感定义为不同感觉效果的整合或混合,在此过程中,一种类型的感觉被认为更适合另一种感官的描述。此种描述手法由法国象征主义发展而来,但在早期的英国诗歌中也频繁出现,尤其是济慈的作品。综上所述,通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如心理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术语,其本质是几种感觉共存的心理现象,是隐喻的一种,指形容一种感觉效果的词语被用来描述其他感觉效果。

据考察,汉语中通感最早见于《诗经》(王宇弘2011:11)。《辞海》(1987:64)对通感的阐释如下: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官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中国文学大辞典·下册》(2000:1899)将通感定义为:本是一种心理现象。指人的感觉的相互作用或转移,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而得到加强,如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甜美”的感觉,有些色彩会引起人的“冷或暖”的感觉。在文艺创作中,作家艺术家将通感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以突破对事物的一般的经验感受,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文学百科大辞典》(1991:12)将通感定义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联想,指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互相交通就是通感,又叫感觉挪移。由此可见,汉语中,通感(移觉)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本质是几种感觉相互沟通的心理现象,指用一种感官的感受来描写另一种感官的感受,可以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此外,学者们也提出了各自对通感的定义。褚孝泉(1997:87)认为,通感是这样一种修辞,是指表达某一类感觉特征的修饰语直接修饰另一类感觉的对象,如“闹香”“寒翠”等。汪少华(2002)指出,移觉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我们在思考或交际时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期达到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徐鹏(2001:338)认为,通感是用形象的词语,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上。李亚丹和李定坤(2005:221)认为,通感是在叙事状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的相通互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一种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种感官上,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相互沟通起来,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二)国外通感研究

西方诗歌中,通感的运用既古老又普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心灵论》(De Anima)中曾提到通感,古希腊诗人和戏剧家也创作了大量的通感词句,16至17世纪欧洲的“奇崛诗派”爱用五官感觉交换的杂拌比喻,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采用此种手法,通感更几乎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刘守兰2007:58)通感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注重从语义学方面研究通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史蒂芬·乌尔曼(Stephen Ullmann)、约瑟夫·威廉斯(Joseph M.Williams)、肖恩·戴(Sean A.Day)。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谢世坚,路艳玲,唐小宁,罗丽丽,黄小应,孙立荣,文雅兰,严少车,戴秀花.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及汉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