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访的弹性逻辑与算计理性——四川田村上访故事的个案研究(1995—2011)

¥2.8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08

字      数: 1895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农民上访的弹性逻辑与算计理性——四川田村上访故事的个案研究(1995—2011)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成都 610000)

内容提要:目前关于农民上访行为变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农民上访的分化、上访形式与性质的演变,缺乏对特定场域下不同阶段农民上访行为的历时性比较。本文依托田村16年的上访文本资料与口述材料,立足于农民的视角,以该地域范围内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不同阶段农民上访的变化及其逻辑。农民的上访行为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上访又存在相互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上访的主体、规模、目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时而扩展,时而收缩,甚至收缩扩展交替,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弹性变动,变动的幅度取决于这个变迁区域中各种利益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田村上访的个案来看,农民认同和行动单位的变化与实际利益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农民上访行为的弹性变化。这种变化与变迁背后又隐藏着农民回应性与权宜性交互的行动逻辑。

关键词:农民上访 弹性逻辑 行动逻辑 阶段性弹性 回应—权宜

新时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出现了战略性的调整,即从资源“汲取"关系向资源“输入"关系转变。当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剧变,基层治理方式和政治生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农村建设与各种惠农政策在改变乡村的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更多变数,乡村矛盾日趋复杂,农民的抗争性行为也发生着演变和分化。随着转型期乡村社会各种矛盾的显现化,农民上访无论在数量和强度上都呈上升的趋势。在当前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的乡村中,农民的上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性和复杂性,上访行为本身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演变与分化。

一 田野调查与问题意识

关于农民上访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目前关于农民上访的研究有以下重点:农民上访的原因、发生机制、动因、目标、策略选择、分化等几个方面。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敏锐地发现了农民上访的变化、分化及演变,既有关注上访行为内在的变化,也有关注上访外在形式及性质的变迁。

农民上访的“策略权变论",代表学者是应星。应星着重探讨农民上访过程中上访目标和动机的变化。他在大河移民上访的研究中,看到了随着上访不断推进,上访的目标和上访的主体会随之发生变化,但他更多强调的是精英逻辑引导下的暂时性和策略性目标转换。应星关注的变化主要是上访目标、主体及规模的暂时性变动和策略性变动。农民上访的“三阶段论",代表学者于建嵘。他通过湖南农村的调查,依据时期和特征把农民抗争行为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以前,可归结为一种有关个人直接利益的“机会主义"抗争;1992年至1998年,归结为“合法的反抗";1998年以后,农民抗争进入到了“以法抗争"阶段。于建嵘侧重上访形式及性质的变化。农民上访的“分化异化论"。申端峰、田先红主要是从上访动机演变的角度来探讨农民上访的变化。申端峰关注税改后出现的最难处理的非正常上访,即那些故意缠访、重复上访的无理上访案件[1],他看到了正常上访与非正常上访行为的分化。田先红看到了农民上访行为的异化,她认为在当前乡村社会中,谋利型上访开始凸显、蔓延,并涌现了一批上访专业户群体,她认为税改后农民上访行为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即从维权到谋利。[2]上访行为的“回应变迁论"。桂华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关节点,并结合基层体制改革,国家政策变革,基层治理模式变化等宏观因素来考察一定时间维度下农民上访的变迁。他认为税改后农民上访问题出现激化的趋势,并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具体的变化是:抗争型上访逐步减少,揭发型上访数量有所增长,求助型上访数量剧增,非治理型上访突然爆发。[3]

上述学者的研究扩展了对农民上访变化的认识,看到了分化,发现了异化,然而他们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应星看到了上访形式和目标变化的权宜性和策略性,却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的推进,农民的上访是否会发生质的变化。第二,于建嵘看到了农民上访发生的质的突破,却缺乏对具体场域下上访行为的差异性与复杂性的理解。第三,“分化异化论"看到了上访动机演变后呈现出了不同的上访形式,然而其研究重点不在于上访变化的过程,而在于变迁后的结果。他们只看到上访行为内在的分化,却未看到不同阶段农民上访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回应变迁论"看到宏观制度变迁对农民上访的影响,但却缺乏对特定场域下农民上访行为变化背后的逻辑的探讨。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一定时间维度和特定场域下农民上访行为的变化,即农民上访的一个动态历时性的过程,既包括量变的过程,也包括质变的结果。具体来说,本文通过观察田村16年的上访史,找到不同时期上访行为具体而细微的变化,及不同时期上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探索这种变化背后深层次的逻辑。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