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政治、行动理性与乡村治理——基于对山东省X村的实证考察分析

¥1.4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08

字      数: 97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精英政治、行动理性与乡村治理——基于对山东省X村的实证考察分析

(厦门大学法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乡村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具体制度的优化设计是乡村治理的

核心。围绕着这两大关键问题,仅做历史溯源或文本分析是不够的,应深入到微观层面做制度动态运行的过程性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考察山东省X村精英政治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该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得出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可以文本形式将精英政治予以制度化,以实现乡村精英的正效应;接着从土地和集体收益分配两个层面动态考察了这一治理模式的运作过程及其效果,进一步揭示出乡村治理各主体之间行动理性的形成因素及载体价值。如此,本文认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应实现从理想治理模式到“多主体有效参与"治理模式转变。此间,应充分发挥农村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理约束机制。

关键词:精英政治 行动理性 乡村治理 “多主体有效参与"

一 背景与概念界定

(一)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同样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问题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有效增长?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根植于中国广大农村的现实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赖国家政策,而应深入农村基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本文作者试图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去寻找统筹城乡发展的解决之道。鉴于当前乡村治理理念的深入及其在广大农村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寻找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模式,即寻找乡村治理的“应然—实然"的对接路径,寻找乡村各主体是如何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运作……即,以一个微观的、实证的视角去近距离观察一个乡村治理模式的范本。为此,本文作者选定了山东省X村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适性的乡村治理路径。

(二)概念界定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