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验、作者表述与社会驱动: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处女作解读

¥2.6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1

字      数: 939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生命经验、作者表述与社会驱动: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处女作解读

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有一个颇为显著的现象,即青年导演的处女作往往与其个人生命经验紧密相连,作品、作者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叠影在电影创作中。从1993年开始,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管虎的《头发乱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娄烨的《周末情人》、章明的《巫山云雨》、贾樟柯的《小武》等处女作从不同的维度以不同的方式书写导演个人的生命经验,表现了第六代导演真切的成长记忆与生命感受,具有强烈的作者意识与个人风格,也展露了彼时中国社会的种种。21世纪以后,这种个人生命经验的书写也延续到新生代导演的处女作中,在马俪文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徐静蕾的《我和爸爸》、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张猛的《耳朵大有福》、王一淳的《黑处有什么》、毕赣的《路边野餐》、张大磊的《八月》等处女作中,无论是主题的私体化还是镜语的主观性都强烈渗透着导演个体生命经验的表述。

这种“共性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导演处女作中持续地存在,这种跨越时空、普遍存在的共性与此前第五代导演偏重隐喻和象征的宏大话语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现象需要从电影史、电影美学和电影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导演处女作与个人生命经验的结合并非一种偶然,而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思潮变迁与电影创作以及个人际遇产生的种种复杂关联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导演处女作中个人生命经验的表述既是一种个体维度上的主观感受书写,它饱满而真切地描绘了导演的记忆与感受,同时这种表述又是一种社会维度上的现实勾勒,反映了导演个体生命经验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联,从而表现出社会思潮变迁对个体产生的种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反过来呈现在导演的处女作中。

上述现象不仅反映了导演在处女作中能忠于自己真切的个人体验,还能通过个体表达指涉当代社会变迁。笔者以近三十年来的导演处女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廓清导演处女作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份的导演共同在处女作中执着于书写个人生命经验的作者归因和社会根源。

一 生命经验:成长主题与梦境意象的个体记忆

对青年导演而言,最关乎个体生命经验的是青春期充满疼痛和蜕变的成长体验,因此导演处女作的明显特征就是聚焦成长主题的书写。近三十年来的导演处女作中,不论是成长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第六代导演,还是成长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新生代导演,他们都普遍表现出对成长过程中个人记忆的迷恋。与集体记忆或民族记忆的唤询不同,处女作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的个人化的记忆,导演通过电影讲述自我的成长体验及其对个体和代际集体产生的影响,由此在影片中产生一种颇具张力的冲突,即从场景真实和心理真实两个维度去建构一种主观性的表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孟君.电影、技术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