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的“想象”机制与“召唤”力量

¥1.1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1

字      数: 407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亚洲电影的“想象”机制与“召唤”力量

亚洲电影是一个涵盖电影艺术、电影产业、国际传播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性电影范畴。正是由于其丰富内涵,亚洲电影突破了地理疆域和电影行业限制,在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将小说和报纸视作建构“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想象方式和技术手段,“想象”机制的关键在于通过某种方式的想象建立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作为艺术的小说和作为媒介的报纸便是这样的方式和手段。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作为现代神话的电影比小说和报纸更适合承担“想象”某种共同体的功能,是更加称职的想象方式和技术手段。事实上,亚洲电影正是因为虚构和想象而具有强大的“召唤”力量,通过既具本源性又具差异性的“电影叙述”弥合亚洲地理和电影行业的界限,建构出一个亚洲电影共同体。

近年来,中国、日本、韩国、伊朗、黎巴嫩、泰国等亚洲国家电影的产量、质量和影响力在逐步提升。其中,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态势有目共睹,从电影资本、电影创作、电影发行到电影放映的产业链各环节都在逐步完善,出现了《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标志性的电影作品。同时,其他亚洲国家的电影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仅从国内上映的情况看,包括《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小偷家族》《摄影机不要停》《雪国列车》《釜山行》《一次别离》《何以为家》在内的亚洲电影在票房或口碑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见,亚洲电影是具有多重价值和强大功能的文化生产力,亚洲国家的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同步发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想象”和“召唤”。作为共同体的亚洲电影推动着世界电影的发展,在艺术创作和电影产业方面进行文化想象,并形成社会热议的公共议题而介入社会;同时,亚洲电影还通过跨国的深度合作和国际性的电影活动进行文化生产,召唤散布于不同地理疆域的受众,获得来自不同亚洲民族的认同。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孟君.电影、技术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