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母到塞壬:韩国电影女性形象的一种类型分析

¥1.4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1

字      数: 529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从地母到塞壬:韩国电影女性形象的一种类型分析

在下文中,“地母”和“塞壬”均含有对原型的转义。“地母”形象保留了女性牺牲和隐忍的特性,“塞壬”形象保留了美丽和邪魅的特性,前者增加了受害者的功能,后者增加了复仇者的功能。

自电影媒介诞生以来,女性形象一直是电影钟情的书写对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叙述来寄寓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是世界各国电影导演最基本的叙事方式之一。许多导演都曾致力于书写自己心中的“女神”,如希区柯克、基耶斯洛夫斯基、候麦、费里尼、小村津二郎、张艺谋等,同时他们的电影观念与他们作品中的那些女性形象之间都存在根本的内在关联。在当代韩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亦是十分重要的人物类型,地母式、灰姑娘式、花木兰式、潘多拉式等女性类型都得到了普遍且反复的书写,甚至产生了诸多变形。其中,“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女性弱者是韩国电影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女性形象,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她们呈现出一个颇具普遍性的特征,即“被侮辱和被伤害”不再是这类女性的固定标签,她们从羸弱的受害者“反转”为可怕的复仇者。从电影谱系的角度来说,韩国导演们如此执着地书写“弱者复仇”的主题,展示女性从地母到塞壬的形象转变,并形成“从受害到复仇”的叙事模式,已经充分表明“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女性是韩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子类型,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变形。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这一模式得到反复书写,表明在当代韩国社会中仍存在诸多女性弱者陷于饱受残害的真实境况,诸多男性韩国导演不约而同反映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表明他们对这类女性具有深切的性别关怀。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孟君.电影、技术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