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推进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基于厦门案例的思考

¥2.2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22-04

字      数: 1041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8-4 推进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最重要的发展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战略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离不开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作为一个多元性和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在不同区域面临不同的问题,结构性矛盾对人力资源如何协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研究如何推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以及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理论解释

(一)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指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等。按照哈肯(Hermann Haken)在《协同学》一书中的说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指的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其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和;二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全体人员;三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总量协同,即一定地区范围内所拥有或所能动员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规模是否能够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提出的需求,其核心指标是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

——结构协同,指的是人力资源的供给是否能够满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中一、二、三产业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领域内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城市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城乡不同区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质量协同,就是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必须适应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人力人才资源的需要。人力人才资源的供给是否适应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需要,是否适应并是否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基础性的需求、高端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是否能与经济结构调整等客观环境保持紧密联系,是质量协同的重要体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振明.公共治理的技艺: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分论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