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路径

¥2.5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22-04

字      数: 802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路径

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还具有特殊的背景和意涵。这两者交织到中国学术漫长的历史脉络中,就成为一个非常艰巨而复杂的课题。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学科史问题。

一 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历史积累的结果

如果说一个学科的创立可能由一位或几位学者所完成的话,那么,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却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即使可能指出一位代表人物,话语体系本身却一定是先前学术创造的历史积累,所谓集大成的产物。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宋代大思想家张载的名言中获得一种理解。即大家所熟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此话本来是讲知识分子使命的,但其中包含的关系很值得我们品味。我认为,这四句话虽然都是讲的旨趣和要求,但也各有侧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是目的也是结果,而“为往圣继绝学”却主要是途径或手段。也就是说,只有“为往圣继绝学”才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为往圣继绝学”,虽然和其他三者同样重要,但又是其他三者得以实现的途径和前提。

那么,从学科来说,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也就是学术积累。学术积累包括学术话语的积累、凝练和传承。而这个积累、凝练和传承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思想史。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史、论、法”是一个学科的基石。一个学科怎么才能立得起来呢?靠的其实就是历史、理论、方法。在“史、论、法”里面“史”又是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所以学科史既是学科的基石,也是话语体系的基础。由此可知,我们应该通过思想史或者学科史来弄清楚一个学科是从哪里来的、应该往哪里去。

那么一个学科从哪里来,是如何标识出来的呢?是以它的概念和命题的出处、来历标识出来的。这些概念和命题怎么形成的;怎么演变的;怎么延续下来的;也就是我们社会思想史要考察的问题。学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学科话语体系的源流问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天魁.中国社会学溯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