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0.4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05

字      数: 216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五节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本节载于《解放军报》2021年7月14日。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1]重视对社会发展之“势”的分析和把握,强调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文明一大特征。《孟子·公孙丑上》中载,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老师啊,周文王那么大的仁德,都没能够使天下归于周;现在您却说用王道一统天下易如反掌?孟子引用齐国俗语“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 基,不如待时”,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时则易然”。农业社会中,手中固然有锄头等好工具比较重要,但想要种出好庄稼、有好收成,还要看天时。与此相似,治理政策可否在社会中推展、实施,除了人的智慧仁德之外,也要看情势发展的脉络、前景。“势”在“时”中变,故二字往往连用为“时势”。“势”久则难变。而一旦新“势”形成,时机成熟,则有可能事半功倍。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前进。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朱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