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1.6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小文论丛》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756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要有“文明依托”。

一 关于“文明依托”

纵览世界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其依托。而宗教文化在构成这种文化、文明依托上,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的盛唐以儒释道文化、文明为依托。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文化、文明为依托。近代西方之所以强大,除了经济、政治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往往有一个全民的宗教(基督教)作为其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因此,康有为曾主张,中国要强大应提倡“孔教”。章太炎则认为,中国要强大应倡导佛教。还有人提出要“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但也并不主张全民都去信仰宗教。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宗教毕竟是一种约束人们的虚幻的精神追求。“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1]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使中国人民最终彻底地摆脱任何贫困、愚昧和精神空虚的状态,使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公民,都能够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人生,“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而再也不需要向虚幻的神的世界去寻求精神的寄托,从而造就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站在人类前列的光明世界。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全部社会生活都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摆脱一切异己力量支配的时代。只有进入这样的时代,现实世界的各种宗教反映才会最后消失。但宗教的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所以,马克思紧接着上面这段话,又意味深长地写道:“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2]马克思的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既然人在实现彻底解放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达到“围绕着人自身转动”的漫长的过程中,总有“围绕着人转动”的宗教会与之相生相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那么我们就应该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又不能空谈目标,好高骛远,操之过急。我们必须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到“虚幻的太阳”——宗教“总是围绕着人转动”的现实过程中来。我们今天不应该再去提倡以什么宗教去代替民族文化,但也不应忽略世界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含有一定的宗教因素这一基本史实,不应忽略宗教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精神文化传统中,宗教和宗教文化自有其特殊的历史作用。我认为,我们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还包括善于发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基础作用,甚至发掘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因为文化,不仅有站在时代前沿、引导时代前进的、科学的先进文化,还要有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积淀深厚的民族传统为基础和支撑的大众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叶小文.小文论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