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研究学术史概要

¥7.3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1

字      数: 1510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章 美国选举研究学术史概要

美国的选举既是美国政治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所在。选举研究是西方政治学研究最为成熟的学科分支之一。这些研究既有理论的探索,也有实证的分析。选举制度研究、竞选和政治动员和投票模式研究是选举研究的三根支柱。选举制度研究关注选举制度(两党还是多党,比例代表制还是单名选区制等)的运作和演变。竞选和政治动员的研究把焦点放在一个具体的选举过程中,去分析候选人的竞选策略、组织网络和动员模式。动员过程中的组织、网络、符号和话语往往成为竞选分析的重点。投票模式研究专注于投票结果,往往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来归纳投票模式,进而识别出影响结果的核心因素。这些研究的核心论题主要有:人们为什么去投票?什么因素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了人们的投票?人们的投票呈现出什么样的模式?人们投票模式的变迁又如何变革了既有的政治秩序?

选举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外文的选举研究相当成熟,也相当精细。由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美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所具有的典范性意义,美国研究也成为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常会吸引学界的注意力,并产出很多对选举过程进行描述、评论和预测的文章和“现场报道型”的书籍。[1]在中文世界里,美国选举研究的重镇在内地,港台地区也有比较成熟的选举研究。华语学者对美国的选举制度[2]、影响选举的核心因素[3]、特定选年的选举态势,[4]以及选举的走向均做了一定的研究和译介。[5]但坦率而言,在理论范式和研究议题上,中文世界的美国选举研究多受西方学界的影响。国内重议题、重当下的美国选举研究容易造成一种短视:或者把变迁归因为短期的因素,没有意识到当下的变迁是长期历史演进累积所致;或者夸大变迁的程度与范围,过于拔高变迁的意义,而未能意识到这只是短期的波动。[6]

需要指出的是中文世界的选举研究长项不在于美国选举研究,而在于地域选举研究。这些具有知识增量的研究也因此带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7]例如,内地学者研究比较多的是基层选举,[8]台湾地区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台湾地区的大选以及县市选举,香港地区的选举研究关注较多的是香港立法会的选举。[9]与港台相比,欧美的华人学者反而比较少研究西方的选举。这可能是因为选举是西方学者研究的强项,华人学者在这个领域缺乏优势,而又有更重要的中国研究可以开展。仅有的选举研究也主要是对西方选举制度的介绍与选情的分析。因此,在本书中,笔者不会另辟一节对中文世界的美国选举研究进行梳理,而会把中文和英文的研究融汇起来进行述评。

在这一章里,笔者将先简要介绍美国选举研究的核心议题与主要范式。接着,笔者将聚集于变迁这个主题,梳理学界有关美国选举政治变迁的核心争论,以便为接下来的历史分析与个案研究提供一个学术的脉络。[10]

一 研究主题与理论范式

选举研究是政治学最为成熟的分支之一。选举研究涉及广泛的主题,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展现一幅基本的图画,本部分将围绕人们投票的原因、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选举变迁(主要指政党的轮替和再结盟)的轨迹与根源等核心问题,并以学派和时间为顺序对选举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主要议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钟智锋.大转向:战后美国选举政治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