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收缩的缘起和概念

¥1.8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9

字      数: 629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城市收缩的缘起和概念

一 西方语境的收缩现象

古往今来,城市发展及其在区域、国家和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位序涨落是经济地理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经典命题,城市发展位序可通过人口数量、就业规模、交通网络和企业组织等诸多方面来表征。[1]漫漫的历史轨迹中,此起彼伏的自然灾害、战争、瘟疫、气候变化、技术革命和经济危机都会引发城市的兴衰变迁,导致城市在演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生命周期。无论从毁于战争的迦太基到亡于天灾的庞贝,还是因未知原因而消失的楼兰古城,无不彰显着城市生命周期中的“收缩”维度。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先后经历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浪潮,大部分理论模式和实践政策都以持久性增长作为基本论调,或所有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前提假设。[2]虽然传统性理论一定程度上承认城市衰退的可能性,但一般只将其视为城市生命周期中的一个暂时性过渡阶段,其后还会是一个新的增长周期。[3]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等多样化因素的交叠作用下,欧洲、美洲、亚洲甚至大洋洲全都先后出现经济衰退、人口减少以及随之而起的城市收缩现象,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许多城市的大量城市人口流失,呈现出逐渐蔓延扩散之态势。[4]此外,由于经济垄断的内部增长限制与全球化的外部效应,西欧大城市开始面临多样化的转型要求,特别是在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去产业化和逆城市化现象给城市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过,西欧所有城市并非全都如此。部分城市采取确保新产业和经济结构多样化、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等革新性措施去应对内外部变化,而那些未能采取改革和转变应对这种局势变化的城市,在禁锢于地区经济垄断的状态下遭遇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停滞。尤其是以单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城市,主导产业的没落给关联产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如急剧的就业人口减少、失业率上升、人口减少等,导致城市收缩和城市衰退的出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栾志理.精明收缩:城市再生与空间优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