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东水文化》> 黄河渡口

黄河渡口

作者
出版日期2017-07
字数3602字
所属图书《山东水文化》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0.76定价:¥1.27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李汾诗中的“天堑”指的既非长江,也非其他大河,而是黄河。因地势险要、河面宽阔、河水湍急,黄河自古以来即被视为天堑,给两岸人们的交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所谓“隔山不算远,隔水不算近”,正是对这一情形的形象描述。虽然黄河两岸仅有一水之隔,然而渡河却非轻而易举之事,倘若遇上大风大浪或者洪水泛滥,渡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古代,桥梁技术尚不先进、不成熟,因而在黄河天险之上基本无桥梁修建。为了穿越天险,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船只摆渡过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渡河规矩。比如,在渡河时间上,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船只在夜间不能出航,俗称“夜不渡河”。在渡河费用方面,有些人是可以免单的。不过,享受这种优惠待遇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些比较有地缘、人缘的特定人群,如本村人、说书艺人、唱戏艺人、算命先生、乡间医生等。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黄河渡口//宋立杰.山东水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宋立杰.山东水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