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钱塘江流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发展史》> 《先秦时期钱塘江流域城镇的起源和产生》聚落的产生

《先秦时期钱塘江流域城镇的起源和产生》聚落的产生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6
字数7966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0.61定价:¥1.01

聚落按原初使用的德文字意为居住地(siedelung),而现代概念上的聚落则指人类活动的中心,既包括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包括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3751697。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出现,聚落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分为村落和城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集、市、镇。《史记·五帝本纪》中云:“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汉书·沟洫志》也说:“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可见,在古代中国,聚落的本义是指人类居住的场所,相当于英文中的settlement一词。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先秦时期钱塘江流域城镇的起源和产生》聚落的产生//陈修颖,许卫卫,孙燕.钱塘江流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修颖,许卫卫,孙燕.钱塘江流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