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以“疏仡纪”开启黄帝以降新时代,认为“三皇”与“五帝”分属不同的时代纪别。总括来看,罗泌承《礼记·乐记》与《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之说,认为五帝相较于三皇已有下列三项变革:(1)改正朔;(2)易服色;(3)不相沿乐。4059233如同上节所说,罗泌并不认同司马迁将“黄帝”视为文化共主与大一统的表征,因而反驳太史公所主张五帝世系“无不出黄帝”的系谱。然而,罗泌既以“黄帝”作为“疏仡纪”之首的帝王,必然赋予“黄帝”有别于三皇时代的历史定位。值得注意的是,罗泌虽将五帝比赋于道教五老君,其对黄帝的定位却靠拢于儒家的治世,《路史·后纪五·黄帝》:
帝处中央而政四国,分八节以纪农功,命天中、建皇极。乃下教曰:“声禁重、色禁重、香味禁重、室禁重。”国亡衰教,市亡淫货,地亡圹土,官亡滥士,邑亡游民,山不童,泽不涸,是致正道。是则官有常职,民有常业,父子不背恩,兄弟不去义,夫妇不废情,鸟兽草木不失其长,而鳏寡孤独各有养也。4059234